2006年7月31日 星期一

﹝洛城美食﹞來自釜底的飯香─ Torafuku



 


        我常覺得,飲食是種生活方式。人們對許多食物的癡戀,往往是來自於對某些人事景物不可拔去的眷戀。就好比說,那天我之所以會走進Torafuku,就只是為了一個鍋子,一碗白米飯。


       我的父親成長於一個殷實的農家,小小一座村莊居住的都是同姓同宗的族人,因為老家離我家不遠,小時候只要是週末或假日,父親總會把一家大小五口丟上老舊的野狼125,「噗!噗!噗!……」地,回到那一幢幢的四合院落裡去。


        老家的一切對當時年紀還小的我來說,是那麼的新奇與不同;「哞─哞─」叫著,脾氣不好老嚼著一口青草瞪著人看的老黃牛,滿街雞啊鴨啊鵝啊的走來走去,空氣中老瀰漫著牛糞混著稻草的氣味;到了黃昏,家家戶戶廚房裡的大灶都升起火來,嫣紅的夕陽摻雜著炊煙裊裊,滿足的不僅只是視覺,那是一幅我至今畫也畫不出的景象。而那口大灶,連上面那口大鐵鍋,就是整個老家裡我最想搬回家的的東西。


        農家的日常生活極其簡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那麼一天早晨,天剛矇矇亮,空氣中飄蕩著一層薄薄的晨霧,我不知怎麼的從阿媽的硬匟上醒來,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我轉頭從身後的小窗子向外看,碩大的曬穀場裡升起一個大號的紅泥炭爐子,上面一口大鐵鍋「咕嚕!咕嚕!」地煮著粥,伯伯伯母和堂哥堂姐們,人人就從大鍋裡舀碗粥,在爐邊就這麼唏哩呼嚕的站著喝完了粥,各自上學的上學,下田的下田去了。那口晨霧中的鐵鍋,以及其中飄散出來的,雜著炭火味的米香,是這麼深地烙印在童稚的心裡,長大了以後讀書,才知道那口鐵鍋叫釜,可是,三合院早已拆了,大灶及那口釜自然也早已不復可見,想要再嚐一口那鍋中的米飯,只有回到兒時的夢中去尋了。


        所以,當那一天無意間看到 Torafuku 餐廳網頁上,一排炊煙裊裊的鐵釜(Kamado)映入眼簾時,心中的狂喜真是形容!客居異地,別說其他什麼道地小吃了,往往連碗鬆軟香濡的米飯都難以尋覓,而照片中的炊煙是多麼的誘人啊!再看餐廳簡介,美食指南說這是「美國第一家以’’’’為主的餐廳」,既然離家不遠,二話不說,當天中午就直奔而去了。


        當車開近熟悉的West Side Pavilion Mall 時,”Torafuku寅福古意盎然的布招已及目可見。餐廳緊靠著購物中心而立,推開大門,那一個個重達500磅的kamado就這麼一字排開在開放式廚房的右側近玄關處,清楚地傳達著餐廳的設立宗旨。餐廳的裝潢則略出人意料的,是簡明的日式現代風格,米色椅面與深褐色的桌子,給人某種優雅沉靜的氣氛,甚是舒服。


        快快就坐之後,迫不及待的點了炸豬排套餐,等餐點一上來,先捧起那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來,深吸一口氣,啊!久違了的飯香就這麼振奮了全身的細胞,扒一箸飯入口,香濡粘密,還微帶酒香,原來米飯將熟前還淋上了一匙米酒,更添其風味。


        豬排厚達1個指節高,卻炸得外酥內嫩,佐醬則是獨門配方,和一般日式炸物沾醬不同,似乎調入了烏醋或關東燒醬之類的醬料,是屬於較濃稠的沾醬。剛灑上店裡附上的香鬆,回頭一看,同來的2歲兒子早已咂巴咂巴地扒完半碗飯,伸過碗來說:「媽咪,more!」


        後來,又忍不住回去幾次,每次,總是很不好意思的請人家添第二碗飯,也帶朋友去過,朋友後來告訴我,吃過Torafuku的飯之後,再吃其他的餐廳的飯根本就無法下嚥。更難得的是,店裡賣的其他菜式全都好吃的不得了,炸豬排、炸雞塊、連漢堡排都柔嫩多汁。有次沾了一位來洛城訪問的朋友之光,有幸在Torafuku晚餐,生魚片切開宛如水晶般清透,烤魚的肌理柔嫩有如果凍,其他凡如鹽燒花枝、日式雞柳,喔!那頓晚餐到現在想來還是口水直流!


         如果您看了心動想要親身造訪一下,Peggy倒有一些建議:目標在米飯的朋友,绝對要挑中午時段去,因為不僅價位平實,約8塊多至12塊美金一份含沙拉、湯、飯、小菜、及主菜的餐點,而且米飯是隨你吃到飽。如果是要好好犒賞自己,或是老公犯了十惡不赦之罪等等,晚餐時段菜色較多且樣樣精緻,只是點菜時就別問價錢了,否則肯定吃不下去的。


       後記:這次回去,當然一定得再去回味一下這鐵鍋煮出來的飯,不過,可能是回來後不愁沒好吃的米飯,這次的感覺就比較平實,價錢漲了一些,美味的漢堡排也不再於午餐時段提供了,但是其他料理依然美味,有關餐廳價位及簡介、菜單等資料大家可以上該餐廳的網站參考。http://www.torafuku-usa.com/


 


2006年7月30日 星期日

洛杉磯區印章店介紹

          

           初接觸印章的時候,圖書館和印章店是我最主要的知識來源,書上讀到不懂的產品,就跑去店裡問,而這兒的印章店也總是很熱心回答我,久了也都成了好朋友。這次除了過去常去的幾間店之外,還去拜訪了比較遠的一些店家,大家各有特色,非常有趣。我簡略整理了一下,如果有朋友有機會到LA去,或許可以按圖索驥一番。


         1.Stamping from the heart11732 Washington Place, Los Angeles  (310)3910466


          洛杉磯市內僅存的一家印章店,因為就在住家附近,這是我在LA時最常去的一間,店主Karen從自家的車庫開始,慢慢擁有了這一家店。裡面東西很多,印章印台工具和書籍雜誌都很齊全,剛開始玩印章的時候,自己什麼都不懂,老愛纏著看店的Nina問東問西的,還好他們人都很親切,從來不嫌我煩。


         Karen對於推廣印章很有心,為了鼓勵大家到店裡消費,她還接受大型手藝聯鎖店Michaels6折折價券,店裡也常常排滿的聚會和課程。印象中,店裡除了預訂的課程之外,每個禮拜幾乎天天都有活動,有時是卡片交流,有時是Altered Book俱樂部;一個禮拜有一次,店裡會泡好咖啡,大家各自帶著材料或是什麼都不帶也行,一起做卡片聊聊天;遇到週年慶的時候,烤肉啦,PARTY啦,一面消費一面吃吃喝喝,氣氛熱絡得很。有時一起上課的同學就是下一堂課的老師,上課上過了用餐時間,店裡還幫大家一起訂餐,工具挪開,桌布鋪好,吃完了再繼續下一節課,那樣的店,少了商業氣,多了家的溫馨,也許也因為我是唯一的外國人,大家會特別照顧我,要回國前的最後一堂課,所有上過課的老師剛好都在,結果大家很熱心的幫我擬起「印章事業拓展計畫」來,還叫我把她們的教案儘管拿去用,雖然後來自己只做到教課這一項,但是每每回想起來,心頭都還是溫暖的。


     2.  Stampin' On Cloud 9 403 So. Myrtle Ave. Monrovia, CA 91016
(626) 358-2886



         這家店在LA郡東北角的一個小鎮裡 ,店不大,東西擺得滿滿的,最裡面一間挺大的教室,老闆娘叫Judy,自己本身就挺愛作卡片的,我們去的時候,她正在玩Stamp board玩得不亦樂乎,後來我們也去上了一堂Stamp board的課,我很喜歡店內的作品,簡單,可是很有味道。


STAMPIN ON CLOUD 9店內的作品


 


            3.Grand Illusions 167 E. College St. Covina, CA 91723
(626) 915-7600


         這間店在Cloud 9向東不遠的小鎮裡,東西普通,兩位店主一聽我們從台灣飛來看印章展,簡直不可置信,一直跟我們強調一定要一大早6點去排隊,不然會等很久才能進場,裡面東西又沒有比較便宜等等,我覺得她們太主觀了,逛一下便離開了,還好找到了價錢不錯的foil tape和一些小錶面embellishment,還是很高興。




          4.CR Blooming Stamps4127 Norse Way ,Long Beach, CA 90808
(562) 496-1595 


        


        這家是Karen推薦我們一定要去的,東西不多,但是店內的作品非常迷人,我一進門就被擺在入口小桌上的modeling paste作品吸引住目光,從來沒買過銅片的我因此買下生平第一片銅片(好貴啊…….)





        另外還找到龍君兒書中提到過的油畫棒,等有時間試用過再跟大家報告。店老闆知道我們從台灣來,很好奇的問很多問題,包括wei身上那件切腹裝,後來知道意思後,表情挺有趣的。




         我特別喜歡店內展示的一些ATC作品,Altered Book,以及牆上一幅完全在一塊玻璃上完成的collage作品,可惜時間不能配合,只好期待下次的機會了。





       5.    Island Image2015 W. Redondo Beach Blvd. # F, Gardena, CA 90247 310-538-9966


                最剛開始知道這家小店是因為JudiKins。還記得那時自己捧著Maryjo Macraw的書,按照書後頁的index一家家印章公司去看,MaryJo非常喜歡用JudiKins的產品,也因此,當我看到Judi在常去買菜的Gardena市就有一家店面時,便很高興的開著車按圖索驥去了。誰知,到了書中所說的住址附近卻怎樣也不見商店的蹤影,打電話一問才知道,幾年前因為人手不夠已經關了,接電話的小姐很熱心的提供一家附近的retailer store,就是Island Image


     Gardena和鄰近的Torrance都有不少日裔社區,JudikinsJudy以及Island Image的老闆娘Kimi看來應該是夏威夷的日裔美國人,所以從人到店內都有濃濃的夏威夷風情,雖然客人不多,可是我很喜歡在Kimi的店裡東看看西看看,從JudikinsStampscapes,再到後來的Hero Art,我在Kimi的店裡其實找到許多到現在都很喜歡的牌子,連印章展的資訊都是她告訴我的,當然後來會成為朋友也就不奇怪了。


這次我特地把Hero的產品留著要到Kimi的店裡去買,開到以前的店址上卻驚見已成一片廢土,在附近找了很久也不見蹤影,難道是因為客人不多無法經營下去了嗎?抱著擔心和沮喪的心情,我只好前往下一個目的地CR Blooming Stamps。後來在結帳的時候,我嘗試著問問看他們知不知道kIimi的店,他們說:啊!她搬了呀!來,幫你打電話。當時,自己真的是不知該怎麼感謝這位好心的老闆,電話那一頭Kimi甜甜的聲音已經傳來了:「一聽說是台灣來的客人我就猜是你,今天我會晚一點關門,你來,住址是…….。」


         新的店面比較小,但東西多了不少,尤其是書,進門不久我也學著Kimi光著腳在店裡走來走去,籃子滿了一個又一個(太小了,真的!)一眼看到Inka那顆(那印章真的就大大寫著一個字!)我再也忍不住跑去跟Kimi說這個字的真正意思,她聽完愣了幾秒鐘,然後就不停的笑,不停的笑….後來,兩個人還為了打折成功抱著又笑又跳,那天,真的是我這次旅行最開心的一天。



Kimi店內的作品


 


   6.Stamper's warehouse12147 Alcosta Blvd. San Ramon, CA 94583
(925) 833-8764


         這家店在北加,奧克蘭市的東邊,離洛杉磯有6個小時的車程,會去是因為Tim Holtz在那裡開了兩天半的課程,我和wei是朝聖去的。這間店是我見過東西最齊全,價格最便宜的,尤其那個上課的教室,Huge!我和wei除了忙著上課,就是忙著在店裡亂晃,都忘了照張相片給大家看看。


       我一直覺得,美國的印章店真的就是印章店,意思是說,大家都會進各個公司的產品,各家店內商品的重疊性其實很高,不會有國內只專賣某家公司產品的現象,而印章公司或週邊產品公司,也都是純賣產品給店家或網路顧客,沒有見過自己開店獨賣的,這點和國內非常不同。另外,店內的課程也是一大特色,授課的老師往往不只一位,老師們也會到不同的店授課,當然也有長期合作的店家,課程類別從基礎到進階,從卡片到手工書等等,在教育顧客的同時,其實也做到推銷產品的目的,客人的參與度也很高,至於銷售情況嘛….我覺得客人其實零零星星,比起國內百貨公司專櫃的情形差多了,一樣產品擺個幾個月半年才賣掉的一點也不奇怪,可是從來沒有人因為這樣就什麼都不進,頂多量進少一點,該有的還是都有,這點國內的牧莎做得就還不錯,如果價格能再親切一點,就是我們的福音了。 


       另外還有一些店,因為離LA太遠,開車要1個半小時以上的時間,因此這次並沒有去,還是列出來,如果有朋友剛好在附近停留,就可以參觀參觀。


 A Little Bizaar, Inc
31712 casino Dr. Unit 5B
Lake Elsinore, Ca. 92530

 


Stamp Diego
2650 Jamacha Rd., # 139
El Cajon, CA 92019
(619) 670-4782


 


Stamp Your Heart Out
141-C Harvard Avenue
Claremont, CA
91711 909-621-4363


 


Violet's Rubber Stamp Inn
2692 Loma Vista Road
Ventura, CA
93001 805-648-7610


或是上http://www.rubberstampinglinks.com/state/california.html 查看當地的印章店資訊,不過,事先最好先打電話確認一下營業時間。





又見加州陽光



LA回來兩個禮拜了,總算把扛回來的東西整理完畢,想想應該寫些關於這趟旅行的隻字片語,可是,千頭萬緒,卻不知從何開始呢。


 


這趟回去,除了有補貨的需求之外,主要還是為了印章展和上上Tim Holtz的課,多虧老公想得開,這次沒有小孩纏身,可以好好的到處看看,老朋友要去拜訪,想念的洛城美食也得去解饞一下,兩個禮拜的時間其實梃忙的!


 


為了不太打擾借住的女友,一到了LAX(洛杉磯國際機場),我和同行的WEI通過海關之後,便拎著行李箱去聯絡預定好的租車公司(),可能是因為時間已是晚上九點,電話響了很久都沒人回應,跟機場服務台確認了接駁車站牌的位置之後,便直接去等車了。


 


雖然已經很晚了,LAX還是一如往常的喧鬧。闊別一年再回到LA,心理其實難辨滋味,一年的時間雖說不久,但是許多常去的店都有了不小的改變:


 


超市裡多了星巴克咖啡分店;


住家附近的MichaelsTarget都重新裝潢過,變得又大又氣派,東西也更多;


常去看書的購物中心西側整個關閉打掉重建,一些商店也遷走了,還好美味的Torafuku餐廳還在;


常去的印章店美編店還好都還順利的營業著。


 


當車奔馳在405公路上,或是穿梭在市區裡大大小小的巷弄間尋找資料上的印章店時,時間彷彿又回到過去,一樣安靜的街道,一樣灼人的陽光,一樣永遠握著方向盤的自己。


 


到底自己是喜歡LA多一點呢?還是台灣多一點呢?忽然自己也迷惘起來了…..


 


註:因為旅行租車在美國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一般租車公司都有機場接駁的服務,有些地方必須在自己到達之後打電話給租車公司派車來接,大型的國際機場像LAX,一天24小時都有各家租車公司的接駁車來回繞行,你只要在”Rental Car Shuttle”站牌下等,看到自己的租車公司接駁車來了就可以招手請他停下來,回程的時候也是一樣,還了車之後,一樣有接駁車送你回機場,非常貼心。


 


2006年7月1日 星期六

行前叮嚀

老公:


老婆要出去兩個禮拜,你從來不管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尤其是小孩的schedule,我把它們列成一張表,你要記得看啊!

































暑期安親+主題課程四4:30~6:30


CEI英文



暑期安親+主題課程四



暑期安親+主題課程四


3:40~5:40


英文



暑期安親+主題課程四



暑期安親+主題課程四


4:30~6:30


英文



7:00~9:00


珠心算



 



 



7:00~9:00


珠心算



 



 還有:




    1. Benny暑期課程從710日起上到21日,共兩個禮拜。暑期安親加上主題課程四,費用請teacher Alissia再通知。
    2. 710日去上學的時候,要檢查Jona應帶的物品:漱口杯,茶杯、牙刷、牙膏、學校室內鞋,餐袋裡面要有2個碗,內各放一支湯匙,加蓋。另外,要記得缴學費,學費加註冊費加安親,共xxxxx元。這次比較多,不要給媽媽看到,她心臟不好。
    3. 每天娃娃車大約是8:309:00中間來接,下午5:40分送回來。
    4. 每天要檢查BenJonahomework和聯絡簿,並簽名,上補習班的前一天一定要確定Benny功課有做才可以玩。
    5. Benny, Jona如果過敏或發癢,先擦茶樹精油再擦精油藥膏,都放在First Aid Box裡。
    6. Benny的眼科診所:倖福眼科(在可頌坊旁邊),藥水點完要記得拿健保卡去拿。
    7. 耳鼻喉科:王耳鼻喉科(幸福路xx號,在思源路右轉幸福路一點,TEL:2990xxxx),發燒到39度就要帶去看,不要自己開大象吃了都會躺平的藥。
    8. 刷浴室要記得洗浴缸,清潔劑在洗手台下。吸牆腳不代表吸地板,地板吸過還要用拖把拖,抹布在洗衣機旁。鍋子要用海綿不可以用菜瓜布,流理台要記得擦…..
    9. 燒開水的時候請不要連其他鍋子的把手一起燒下去,沒剩幾隻了,求求你。
    10. 餅乾不能當早餐,剉冰不可以當晚餐,可樂不是白開水,你不可以餵我兒子吃這些。
    11. 打電動不是優良親子娛樂,請你不要趁機誘拐我兒子。
    12. 還有,請不要擅自添購龐大不會消失的物品,尤其是櫃子、電風扇、除濕機、玩具、盆栽、簾子……

    13. .......,想到再告訴你。


      Ps:老公剛進門,很興奮的大喊:「老婆,我買了一盆茉莉花耶!你剛剛沒有說不可以買盆栽……」~~~~

2006年6月20日 星期二

將自己放空之後….





啊!有多久沒有作品了呢?


前一陣子整個頭腦似乎陷入停電狀態,不想拿印章,不想坐到工作桌前,雖然一直在閱讀,腦中的idea也只是飛來飛去,就是,沒有勁。


在近兩年的玩印章過程中,這樣的情況並非第一次,也並非最久的一次,就跟做菜一樣,偶爾會有倦怠或是放空的狀態,有時我會強迫自己持續工作,有時,像這次,我只是大量閱讀,一切順其自然,同時思考接下來的課程的事,重回廚房去招待朋友,讓自己跳脫開過去一年的經驗,等待另一個開始。


 


這是開始啟動之後最先完成的3張作品。而不約而同的,用的都是完成許久的背景。


 


一直有朋友在討論,到底大家是先有主題,還是先有背景才來完成卡片的呢?


碰到這樣的問題自己實在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因為往往兩者都有,也搞不清楚誰多誰少了。與其說主題,不如說動機吧!除了因為生日、節日、活動等等之外,有時是因為想要用某顆印章,試試某家印台,一個新的embellishment,一張美麗的美編紙,或是一個剛學到的技巧,甚至,一個版面,一個交換卡的主題,或者,就像前一篇文章”Happy Birthday Lisa”,只是想試試看Party Hat這個idea,有了這些念頭開始動手去做,或許主角先完成,或許背景先完成,並沒有一定的過程,一切都是自然的。


 


嚴格說來,為了印章或特別的日子而做的,通常會先完成主題(focal point)部分,純粹嘗試技巧的,完成的多是背景,而往往,這些背景並不會立刻變成作品,我有一個檔案格專門放這些實驗出來的各色背景紙,需要底紙的時候就拿來搭配,有空時也會拿出來看看,試著想像一下出現在上面的畫面,像”Dram about the peace in Paradise”就是這樣完成的。


 


我看著這張在DTP教學時做出來的底紙好久了,上次做的是比較活潑的母親卡,這次想試試不一樣的,這個由水性印台所旋轉出來的畫面令我有一個不太真實的夢境的感覺,可是對應該要擺上哪個圖案一直無法有個清晰的答案。我先從女性人物方面去找,再來,花鳥魚蟲的,最後想到A Stamp in The Hand公司出的這個樹章,這棵樹的形體非常優美,就讓它單獨站在畫面裡,一切盡在不言中。


 


其實不只是背景,有時我也會對一個印章或是作好的主題畫面思索許久,就像三毛對著撿來的鵝卵石靜坐對話,希望他們來告訴她石頭裡藏著什麼一樣,真的一時想不出來,就先擱著去做別張卡片,也因此,我也有一個盒子裡面都是未完成的圖案,但就像這張”Monalisa”一樣,他們總會找到另一半的。


 


我一直覺得,創作是一個對話的過程,跟自己對話,跟你所運用的媒介對話,跟你的欣賞者對話,在這樣的過程中許多心情得以整理、沉澱、抒發,還給自己一個更廣大的空間,雖然有時會有窒礙難行的時候,但結果終究是美好的。


 


今天,你和自己說話了嗎?


 


Happy Birthday


又一個好朋友長尾巴了,祝他生日快樂!


 


幾個月前看到一個交換卡主題叫”Party Hat”,那時候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等到大家作品登出來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將卡片的主角都加上頂Party Hat,越是正襟危坐的,效果越好,令人不禁莞爾。麗莎是這位大哥最欣賞的女性,那時我就跟他說,一定要找機會幫她的麗莎加頂帽子,哪,這不就是了?哈哈!


 


這張卡片的背景是按照上次Marvy水性金屬筆交換卡時,網友教的方法作的。(http://tw.myblog.yahoo.com/jw!dmIBABKCFR5KOAoLzfHNydMr/article?mid=162&prev=166&next=161),做好之後就一直擺著,不知應該做什麼,這次要做生日卡,想起那個繽紛閃亮的顏色,便拿來和麗莎放在一起。背景顏色既然已經令人眼花撩亂,蓋印的部分就不宜過於繁複,於是只用簡單的黑色和幾何線條,比較有趣的是那些剛買到的果凍貼字母。


 


果凍貼一直給人可愛、美編風格的聯想,但是透明的果凍貼在後面加上背景之後,會自動呈現3D膠的立體效果,在這張卡片上,果凍貼光亮的表面和金屬筆的色澤這好呈現同樣的亮度,我用裁剩的背景紙貼在字母果凍貼的背後,在一一裁下黏貼,可愛的果凍貼就變成了藝術味十足的方塊,結果是一張作法不太拼貼,但效果很拼貼的作品,很有趣!


 


我覺得自己有時很喜歡有點促狹、玩笑的作品,尤其是歡樂的場合,不過國內朋友能接受的並不太多,因為這位好友在玩印章的脾胃上和我很臭味相投,因此大膽的作了這張卡片送他,當然自己在過程中也是玩得不亦樂乎,在沉寂了一個多月之後,今天這張卡片做得真是痛快,有時想想,就是這樣的快樂鼓舞著自己在印章的世界中放開心胸,盡力玩耍, 不管什麼,Just for fun!


 


也衷心的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Happy Stamping喔!




 



2006年6月12日 星期一

漫談挑選印章二三事

最近剛好有機會見到幾位剛接觸Stamping的朋友挑選印章,雖然自己略建議了一些覺得好用的章,不過,我發現大家還是有點遲疑,最後仍然是以構圖較完整的主題章,或是可愛型與卡通型的圖案為主。回想起來,跟當初自己剛接觸印章的時候很有些相似之處。由於常常會碰到學生或新手朋友問到應該買什麼圖案好的疑問,於是想,或許可以提出來探討一下。


 


要先說明的是,每個人喜好不同,風格不同,在挑選印章的時候其實是很主觀的,並沒有所謂優劣或者對錯的評斷,只是自己一路走來,在挑選印章的考量上也有了一些和新手時期不同的看法,再加上這一路使用下來的經驗,發現有些印章看起來不起眼,卻常常需要它,當然也有覺得很好看買了下來,結果發現很難搭配的情況,所以,希望在這裡整理出來一點自己的心得之後,希望有更多朋友也可以說說自己的經驗。


 


先說印章的分類。


 


印章除了可以依其樣式分為木頭章(wood-mounted stamp),草皮(unmounted stamp),泡棉章(foam stamp),水晶章(clear stamp),滾輪章…..等等,依刻法分為broad surface  stamp, outline stamp(陰刻、陽刻)等之外,還可以依用途及主題來分,例如字章(Sentiment stamp ),字母章(Alphabet stamp), 飾邊章(border stamp), 相框章(frame stamp),或是風景章、 植物章、動物章、民族紋飾章…..等等,就更是多的分不完了。


 


在新手時期,自己比較傾向挑選印章圖案構圖完整的印章,只要蓋了之後上色,很容易就能完成一張卡片,而且,因為這樣的印章通常尺寸比較大,會覺得比較划算似的,但是漸漸的發現,這樣的印章比較欠缺變化性及組合性,往往用了幾次之後,就擺著了。


 


隨著書籍的閱讀與經驗的累積,自己發現有些印章會常常出現在藝術家的作品裡,例如:



  1. 花、草、植物:大小尺寸皆準備一些,可以當主角,也可以當配角,做背景,而且,各種場合及風格都能適用,像壓花系列,及較寫實的葉片等。

  2. 幾何圖案或紋飾:雕花圖案‘小點、不規則矩行、條紋、格子等等,尤其是龜裂紋和菱型圖案,都是用來創作背景的好幫手,但是一般朋友在初期通常不太會購買。

  3. 字章:整篇文字的最常出現在背景上,而其他各式型體的字句、詩句,也都達到畫龍點睛的功效。

  4. 人物:這類的圖案各種風格都有,藝術家們似乎比較偏好如達文西的人物及一些古典美女、民俗人物等,只要做好背景,就算是簡單蓋上黑色印台都很有味道。

  5. 昆蟲章:蝴蝶與蜻蜓,應該是最常見的,圖案風格很多種。

 


這些印章,不管走可愛浪漫,或是復古另類,經由搭配組合之後,同一個圖案會迥然不同的風格,其實會比較符合經濟效益,甚至有時候,自己會寧可單買圖案裡面的各個物件,而不是只買一顆Collage stamp,原因就是在此。


 


除此之外,自己近幾年對一些印 刷的非常精細優美的印章圖案很克制,原因除了搭配運用的問題之外,實際上很難達到有如表面印刷那般精美的上色也是一個重點,這些章,後來都因為挫折很大而束之高閣,再要有勇氣拿下來努力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不知大家在玩印章的過程中,購買的習慣有沒有什麼改變或心得呢?也歡迎提出來討論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