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Costco無酸雙面膠&口紅膠



前幾天在美編達人Vicky shaw的部落格裡看到有關無酸雙面膠的文章,除了獲益很多之外,也頗有點感觸。

我在之前有關印台與紙張的文章中提過所謂無酸有酸的問題,也有很多朋友私下問過。簡而言之,因為酸性會使紙張作容易變黃變脆,不容易保存,因此所謂無酸產品都是中性的,而由於酸性會透過接觸而擴散,所以連周邊相關的顏料、裝飾配件,保護套等等都必須是無酸的,才能真正保證作品百年如新。

無酸既是對作品的保存有所影響,對做卡片來說,似乎必要性就比較低,也因此,講究使用無酸產品的多是相本美編的玩家。可是我對真正能達到無酸這件事卻是長久以來有所疑惑。

第一、除了材料本身之外,環境對照片或作品保存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以目前的空氣品質而言,大多是偏酸性,雖然放置在專用的相本裡可以減少被酸性侵害的機會,不過以我的作品來說,因為配件和黏貼的層次的關係,每頁的上面可是好大一個開口,還是會跟空氣接觸的,不知要怎麼辦才好....。(我知道國外有出一種盒狀的內頁,愛貼多厚就貼多厚,只不過這樣放下來真的是太佔空間了。)

第二、我們所購買的各式材料都可以小心挑選無酸產品,但是最重要的照片呢?相片紙是不是無酸的?用的墨水是不是無酸的?照相館可不會標示,如果最主要的照片不是無酸的,那麼其他那些無酸配件豈不是白搭了?雖然有朋友說只要放入無酸的內頁裡就行了,但這個說法實在不合邏輯。如果因為夾在無酸的內頁裡就可以保護不至於酸害,那麼黏貼在兩層無酸紙張間的雙面膠不就可以不需使用無酸產品啦!

第三、在國外,因為美編的盛行,使得所有關於paper craft的產品都會詳加標示是否為無酸,但是,基於保存回憶這個宗旨,許多玩家也常常使用不是專為美編所設計的材料,最普遍的,例如旅行時所蒐集來的明信片、門票、入場券,還有,祖父的書信、孩子的成績單、剛出生時的醫院手環、baby的第一件衣服.....。當然大家可以將之放入無酸的紙袋裡,可是這仍然不符合"接觸就會傳染"的論點。把它掃瞄之後列印出來?這大概是唯一能保證無酸的方法,只不過,就像一張列印的美編作品跟一張原版的作品,那個會比較有感覺一樣,要怎麼做就要大家去取捨了。
 
同樣的,大家最常使用的裝飾線、緞帶、假花,只要是美編公司出的,或許可以保證無酸,如果是為了針織、包裝、花藝而做的,那就未必,而偏偏那些的選擇性更多(價錢倒也未必一定比較便宜就是)。此外,有不少書籍或玩家還建議大家去五金行、辦公用品店尋寶,budget scrapbooking這本書甚至用果汁粉來染色,這怎麼無酸啊?真是讓我想不透!

第四、目前看來,國外的產品較多無酸與否的標示,國內的產品幾乎是付之闕如。但是標示無酸的是否真的就無酸,沒有標示的是否真的成酸性,或許還得真的測試過才知,別忘了,許多國外的美編產品都是台製的,台灣工廠是有這個能力的。而對於品管不好的地方所生產的無酸產品,我總是有些不放心。為了無酸這件事,想要做美編一定得使用進口的產品,而價錢的昂貴,對推廣美編的工作而言其實是個不小的阻力。  保存珍貴的回憶原本該是人人都能進行的嗜好, 若因為講究無酸的原因,而使得大多數的人放棄這項有意義的手藝,對於當初提倡製作相本美編的那位女士來說,或許也不是一個樂見的結果吧?聽說國外有一隻測試無酸與否的筆,有了它應該就方便許多了,如果有朋友知道他的名稱麻煩告知一下喔!倘若國內也有無酸產品可以使用,相信一定能有更多的朋友加入美編的行列的。


撇開產品的取得與必要性不說,我想跟大家談談關於"永久"這件事的想法。

記得去年在美國yahoo的某個Mix Media技法家族裡,曾熱烈的討稐過如何用墨水與顏料去染製廚房紙巾或濕紙巾,並用來製作作品。記得不久之後有位朋友很嚴厲的留言指責這種技巧的不負責性:「...染料與載體的關係是很複雜的,使用不對的染料或是廉價的素材,例如廚房紙巾這種東西,完成的作品必定無法長久保存,誰會去買這樣的東西?花了心力卻不能永久,這樣的作法又有何價值?......」

這樣的言論當然有不少朋友不認同,其中尤以一位元老級會員最甚,她在回應中寫道:「...我創作的原因是因為喜愛那個過程,作品可以保存很久當然很好,如果不行那也不是我的重點。畢卡索在餐巾上作畫、舒伯特在菜單上寫曲,你會說這些作品沒人買嗎?如果夠有名,自有博物館專家來傷腦筋保存的事。...對我而言,使用餐巾紙之類的素材是因為方便、經濟,人人都能擁有,人人都能享受動手做的樂趣,我沒有想過要販售,如果有人想買,那也是你情我願。...對於花了心力卻不能保存有什麼意義這件事,請你看看這位街頭粉筆塗鴉畫家的作品,一場大雨就能讓他的精心傑作化為烏有,可是你說他的作品沒有意義沒有價值嗎?......」

我不得不承認這位朋友說的深得我心。
相本美編的朋友別打我,因為如果真是為了保存相片,燒成光碟,每5年或10年重燒一次就好了。我做卡片不是為了送人,作美編也真的不是為了要照片能保留100年,純粹是為了讓照片更有感染力,並寫下自己的心情而已,做完了,我就滿足了。當然,我也希望20年或是離開人世之後,我的孩子或是孫子能夠看著這些作品,看著我所寫下的紀錄,重溫那些美好的回憶,因此,我仍然會盡量使用無酸的產品,好比說紙張和保護套,除非是有紀念性的東西,否則盡量是無酸的產品,因為品質不好的紙時間一久,黃的最厲害也最明顯,兩角丁之類容易生鏽的金屬裝飾品也是。至於其他的部分,我卻也不會為了一定要無酸而限制自己能運用的材料,更不想因為這樣而影響自己對做相本美編的意願。就像人老一定會有皺紋一樣,我但求內盡力而為,至於作品到了孫子的手裡是否還能亮麗如昔,也就順其自然啦!

為了表示我真的有盡力,也為了萬一哪天去參加相編聚會,不要嚇壞在場朋友,昨天看完Vicky的文章之後,我很乖的去Costco買了無酸雙面膠和無酸口紅膠。3M的無酸雙面膠4捲299,elmer's的無酸口紅膠28條225元,算是非常經濟實惠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至於平時做卡片時我多用一般的滾軸式雙面膠和口紅膠,很多朋友反應大部分的口紅膠都不夠黏,我推薦Tombo這款PIT口紅膠,保證快乾不脫落。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又來快樂一夏─ part2


2008/08/26 21:10
上課示範時總會弄出不少背景紙,趁今天下午的空檔再完成幾張Tag。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快樂一夏!- 復古印台的應用


2008/08/24 00:06
這也不知是第幾次開復古印台的課程了,由於不斷有朋友要求,雖然不太喜歡重複課程,還是在暑假的最末一個月把它排進教案裡了,希望大家從此可以不再"害怕"這個印台囉!

是的,我常常聽到朋友說很喜歡卻不敢買,或是買了從沒開封,因為不知要如何用。事實上,這不過就是一個水性印台,其它印台怎麼用,復古印台就這麼用,簡單拿來蓋印也可以,真的不需要非有什麼了不起的效果才能用的。

為什麼?因為復古印台最大的特色在我看來,是他的顏色,而不是Tim Holtz展示的那些技巧。這些顏色獨特而有深度,能夠運用的風格其實很多,從顏色去著想而非從"復古"2字去思考,這是我過去文章中不斷跟大家分享的概念。

除此之外,我想許多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內,或許是因為發明者風格的關係,多認為復古印台一定要有某些風格的印章才適合。的確,復古印台和一些特殊風格頗為契合,但這絕不是不變的定律,我不時會在國外朋友的作品中,包括Hero Art的設計師Shari,見到復古印台搭配很可愛的印章,美編作家的作品中也常見用復古印台做出浪漫的版面,從效果、從顏色,沒有什麼結合是不可能的呢!

所以這次我結合了一點美編的概念完成一本夏天的小相本,這些印章大部分是kodomo和Hero Arts的,所有過去我們認為應該要與復古印台搭配的印章我一概不用,加上小朋友天真燦爛的照片,我希望大家能對復古印台有個不一樣的認識。

這次上課雖然需要一整天的時間,頗為累人!但是看著每位朋友將自己心愛的照片仔細的配上親手做的背景,一頁一頁完成後組合成冊,不同於教案,也不同於其他同學,真正是一本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小冊子,連我都感到好滿足呢!

由於有些朋友受限於照片的問題無法當場完成,因此我將完整的教案放上來,有空時請記得要盡快完成喔!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日式涼麵


2008/07/18 00:40

夏天天氣熱,老爺很不喜歡開火煮飯,可是平時上班已經都是吃便當果腹了,總覺得晚上應該有頓家裡飯吃才對,天熱大家食慾也都不好,因此,我總要想點不用開大火,可以快速逃離廚房又能引起食慾的菜色。

最常做的當然是涼麵,而且因為家裡大大小小都愛,前幾年在美國時,日本超市也近,我家反而比較常吃日式涼麵,中式的麻醬涼麵只有去7-11時才會有了!(因為不知拿那麼一大瓶的芝麻醬怎麼辦!)。

說到日式涼麵,一般常見的都是蕎麥麵,不過其實還有中華涼麵、素麵、冷烏龍麵等等。我家常吃的是上面這種素麵。日本素麵跟麵線有點像,也是加鹽水做的,麵條非常細, 可是不容易糊掉。日本有名的"流水麵"(將麵放入竹管做的水道流下去,食客就在下游撈起麵來沾醬吃)用的就是這種細麵,有次在日本朋友家裡吃素麵,居然見到她端出一個機器,裡面有水道可以裝水,一啟動,麵線就隨著水流繞行,有趣極了!

素麵吃膩了就換烏龍麵,烏龍麵有分粗細,之前我常用粗的烏龍麵拌一種日式芝麻醬汁,最近則是迷上了下圖的這種烏龍冷麵。



這麵其實是因為買不到日式中華涼麵,自己變通出來的。我用中華涼麵的排盤加上冷烏龍麵的醬汁,結果居然蠻搭的,吃過的朋友都喜歡,來信要問醬汁,所以我就把照片po出來了。

日本人吃東西很講究,可是一方面又求方便,所以日系超市裡滿滿的都是各式醬汁和調味包。吃素麵有麵露或素麵汁,拿來加入蔥花就可以了,自己做的話就要用昆布高湯加鰹魚醬油稀釋後調成。烏龍麵除了芝麻醬汁之外,我用的是這瓶"讚岐冷烏龍麵沾醬",口味帶點酸,夏天吃很開胃喔!

麵裡加番茄是一位日本朋友家裡吃素麵的吃法,中華涼麵裡也這樣放,這麼一來澱粉、蛋白質、維生素都有了,多好!

除了涼麵,有幾個日式小菜我也常做來搭配。例如芝麻醬汁拌四季豆。這個芝麻醬可以拌烏龍麵,拌蔬菜,還可以當沙拉醬、火鍋沾醬,蠻好用的呢!


另外這道金山寺味噌拌小黃瓜或西洋芹,也很受好評。這道小菜其實是日本料理店吃來的,這種味噌由大豆、米、麥、野菜,用麥麴發酵而成的,因為發酵時間很短,最少1周,最多3個月,因此味噌粒粒分明,嚐起來甜甜的非常好吃,除了拌小菜,聽說拌飯也是一絕,我倒沒試過就是。而且它真如其名,是由杭州金山寺傳到日本去的,之前我一直以為是同名而已呢!


做冷麵不難,麵條煮好後一定要用水淘洗過再浸冰水,這些材料大一點的日系百貨超市也都有,有機會大家可以試試,換換口味,真的簡單又好吃喔!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消暑一下!


2008/07/13 23:35
好熱!這一個禮拜來真是熱爆了!別說動一動了,只要坐著都滿頭汗,沖澡也沒什麼用,沒3分鐘又是一身黏答答的。電費飆漲,捨不得開冷氣的結果就是電風扇貼著自己狂吹,天啊!

我家是大廈頂樓,我的工作桌又在樓上,白天室溫可是33度以上的,這陣子我根本不敢上樓做事情,不過人雖不在,電風扇我還是開著,一方面讓空氣可以對流,一方面也怕我的印章溶啦!眼看教案的交件日期要到了,這幾天趁著下過雨,還可以忍受的時候努力工作,因為是復古印台的教案,怕風吹了不好做效果,還是得開冷氣(28度的冷氣加熱風槍、熨斗,嗚嗚.....,等於沒什麼差別!)

夏天雖熱,但是照出來的照片卻特別精彩,我手邊一大疊兩個寶貝戲水、海灘、野花、林間踏青捕蟲的快樂照片。老想把他們做本小相本卻一直拖著沒動手,這幾天挑了幾張終於完成這本迷你相本─Water fun。

上面這張照片是去年跟老爺的大哥大嫂到台北自來水博物館戲水時拍的,那真是個好地方,戲水區有一大一小兩個區,為了遷就膽小的Jona,我們去的是小型的戲水池。說小其實也不小了,孩子打水槍玩潛水,躲在磨菇下來個醍醐灌頂,全都玩瘋了,要不是大嫂帶路,我還真不知這樣一個正經八百的公家機關幾時居然成了兒童的天堂了!

說也奇怪,做著做著我倒是忘了暑熱難耐這件事,一般來說,復古印台很少跟歡樂、陽光...這些感覺放在一起,不過這次我倒是全用復古印台來做背景,用的印章也很童趣,連我自己都沒這麼試過哩!好玩!

所以啊!炎炎夏日,要不趁著暑假出門好好玩玩,泡泡水,順邊拍些好照片回來,要不呢,就趁著在家躲紫外線的時候,拿去年夏天的清涼照片來做做東西乾過癮吧!只不知這算不算是一個消暑良方呢?

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HAHA的暑假很不一樣


(攝影:HAHA)

這是上次HAHA帶小朋友們去北美館參觀日本建築大師 伊東豐雄 個展時,Uta老師所拍的照片,透過老師的引導與解說,每個小蘿蔔頭都很專注的觀察大師的設計,仔細尋找線索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整個校外教學就好像一場探索遊戲,大人小孩都很開心,一直很想再有一個這樣的活動。

上個禮拜收到HAHA的暑假課程通知,看得我雀躍不已,今年的暑假,HAHA要帶孩子看去歷史博物館看米勒、故宮看畢沙羅、北美館看建築實驗展,看完之後當然就是有關的延伸活動,讓孩子也實際體驗大師的創作過程,太棒了!

像那次伊東豐雄個展完之後,就在北美館外的廣場上,如同伊東大師取法大自然一樣,每個孩子自己尋找元素、變形、轉換,完成一個自己的建築設計模型:

這是Benny的大樓

(攝影:HAHA)

Jona正在努力的割窗戶....

(攝影:HAHA)

我跟孩子說好了,等高雄市運場地蓋好之後,一定帶他們實際去體驗一下大師作品的雄偉!

今天正準備報名的時候,又看到HAHA暑假在台中也有類似的課程(他們最近的台中體驗課果然是欲罷不能啊!),一興奮就趕忙來跟大家報告了。
暑假營隊都是3堂課一期,費用就不會覺得太多,有興趣體驗一下HAHA的朋友可以到他們的格子裡去查看相關訊息囉!HAHA台中課程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6月課程─ 壓克力顏料的轉印與剝落效果



很快的,又到了上課的日子。這是6月份課程的作品,由於上個月wei老師介紹過了Gesso的用法,這個月也就順勢決定跟大家再介紹一點Gesso與壓克力顏料的各種無酸樹脂。

之所以會在課前便先將教案po文出來,是因為這次要講的材料普遍朋友們都比較陌生,專有名詞又多,作品要耗費的時間也不少,因此Peggy非得連珠炮的講不可。上次南部的朋友已經有了一次經驗,因此希望這次已報名上課的朋友,可以趁這幾天的時間稍微複習一下有關壓克力顏料的知識,同時也設法閱讀一下有關壓克力顏料各種樹脂(Medium)、塑型土(Modeling paste)等等的文章。除了可以讓自己心裡略有一點底,上起課來也能吸收的更多,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互相交換意見,有疑問能提出討論,因為Peggy也未必全然是對的。

相關文章大家可以用"無酸樹脂","Acrylic Medium"下去搜尋,或是到Golden , Liquitex  的官網上去閱讀相關產品的介紹,雖然啃英文很累,不過至少把材料名稱記住了,也是很有幫助的。

除此之外,如果大家有慣用的工具,水彩筆、抹布、刮刀....等,也可以自行準備,如沒有也不用緊張,現場都有準備的。

大約就是這樣囉!課堂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