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7日 星期四

老公的咕噥



 


晚上老公閒逛拍賣網站,興奮的叫老婆看一組英國古董餐具,沒想到,一向熱愛餐具的老婆居然一點興致也沒有,老公嘆了一聲:「唉!以前那個會煮好多好東西的好老婆哪裡去了呢?現在成天只想蓋蓋蓋了….


 


真的不清楚耶,為什麼以前那麼喜歡在廚房裡煮煮弄弄,呼朋引伴來家裡吃喝的自己,一回國,突然興致全失,再也懶得花時間弄料理了。!!!


 


可能是因為工作吧!以前是全職媽媽,現在回國有了工作和其他活動,一個禮拜幾乎是連上菜市場的時間也沒有,回到家也是疲累得很。別說晚餐了,過去我常自己做麵包、muffin當早餐,只要每逢週末,我多會特別弄點不一樣的,像麵包布丁或自製pancake,現在呀,樓下美而美就很美了。


 


再者,食材取得也不是那麼容易。洛城是一個多種族文化的城市,不論是義大利韓國日本印度墨西哥中東摩洛哥,不僅有餐館,還有專門的超市,要煮什麼多跑幾個地方就行了。我偏愛做西方菜,回到國內,西方食材剛剛興起,除了美式就是日式產品,價格當然就跟在美國買台灣商品一樣,價格翻兩倍,除非請客,誰家常常吃那個呢?要我天天煎煮炒炸的,實在沒那個功夫!


 


除此之外,我真的發現,台灣雖小,每個人之間的距離卻似乎變遠了,過去住在社區裡,只要吆喝一下,通常朋友就來了。回到國內,卻發現要找朋友來家裡聚聚還挺難的,多是不好意思,也忙,如果不是住附近,交通也是一個令人怯歩的問題。沒了觀眾,演出自然就索然無味,因此,我的美麗餐具們,我的麵包機攪拌機食物處理機法國鐵鍋,就只好靜靜待在廚櫃裡,還留在國外的姊妹淘聽見了都說:「怎麼會這樣呢?以前我們多enjoy在你家做客呀!」


 


聽得出來老公語中的抱怨,自己可能要收斂點,多花點時間在家裡,不然可能哪天給休了說不定!可是,中國菜,真的有點難耶…….

2006年4月25日 星期二

Marvy Metallic Marker



這是剛完成的交換卡,這次的PRODUCT SWAP產品是Marvy的金屬麥克筆。


 


Marvy Metallic Marker是一種水性的金屬麥克筆,和溶劑型的金漆筆不同。乾燥速度慢,噴水之後會隨之流動,常用來做大理石花紋的背景(marbling background),也可以用滾輪上色,或直接塗在印章上噴水蓋印,效果都很棒!所用的紙張多為亮面紙(glossy paper), 在黑色亮面紙上所顯出的金屬色較明顯,在白色亮面紙上看起來就比較偏珍珠光澤。


 


Marbling background最有趣的一點就是你無法預知最後的結果,每一次的花紋都不同,因此,往往都得等背景做好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設計。


 


好比說這張作品,原本是想做非洲叢林,所以用的顏色是:綠、金黃、銅,然後,應該用羽毛來拍打出紋路,可是呢,居然找不到那一包羽毛,而且,這次出現的花紋是一個個的區塊,於是計畫改變,把他拿來當ground,配上之前做好的滾輪背景紙,剛好是一幅洞穴的場景,哈!又過了一關!


 


Marbling background做法:


1.      取一張黑色glossy paper, 裁成兩半,輕輕噴上一層薄薄的水霧。


2.      在其中一張紙上,將Metallic Marker的顏料自筆頭壓出。


3.      將兩張紙面對面蓋住,輕輕按一按,然後掀開紙張。


4.      接下來,你可以噴酒精,讓它產生坑洞,或是拿張面紙,揉成一團,在紙上輕拍,或是什麼都不做,讓它自然乾燥或用熱風槍吹乾。


 


運用滾輪上色:


1.      將橡皮滾輪輕輕噴上一層水霧。


2.      直接用Metallic Marker塗在滾輪上。


3.      再噴一次水(也可以不要),在紙上來回滾動幾次,就會形成像水紋一樣的圖案。


4.   趕快將滾輪清乾淨!


抗色的應用作品─瓶花


印章:美日手藝、Anna Griffin,印台:Ranger Adirondack系列(Butterscotch, Oregon)、Sea bright系列( Beachball yellow, Sailboat blue, Bikini pink)


    這是這個月的抗色交換卡。 把抗色當作focal  point,或是當作背景,都已經做過許多作品了,那還能做什麼不同的應用呢?想到有朋友說:抗色好像怎麼做都像是在做底紙效果。那就乾脆徹底點,把它真當作底紙來用吧!


       頭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花瓶打洞器,買來好久了一直也沒機會用,取玫瑰花的部分做瓶身,多虧了Ranger的水性印台系列,花心的部分在上完色之後就好像一團光圈一樣,效果很好。花的部分也都是做好抗色背景紙之後,再一一打下黏貼。


       朋友看了說:美國老師也都會先做好圖案再用打洞器打下圖案來用呢,和國內直接以單色紙來使用的方式不同。原來自己不自覺的,又有了一個美國習慣嗎?


       其實也搞不太清楚是什麼時候開始這樣做的,只知道自己從開始玩印章做卡片以來,都是為了搭配印章才去學其他手工藝技巧,像穿珠珠啦!綁緞帶啦!壓凸版啦!打洞器也是。而且,還要在紙上面蓋過印章,刷過色了才會甘願把它打下來運用,總之,不能用印章印台處理的,或是跟我的印章風格搭不在一起的,自己就一概給她泰山崩於前而色不動,從來不動心。所以,到現在連銅片都沒一張,上次還把牧莎的淑娟嚇傻在那裡,哈哈!


       對了,這陣子做過幾張浮水印抗色之後發現,如果要使抗色效果鮮明,除了不要重複刷色太多次之外,每上一次顏色最好還要趁水性印台還沒乾之前用面紙擦一下,反白的部分會非常清楚,當然,所用的水性印台最好juicy一點比較不會手忙腳亂喔!



 


Live well, Laugh often,


印章:Stamp Anonymous


印台:Sea Bright(Ranger), Dye ink reinker(Marvy)


 


這是最近完成的生日卡,用的是Stamp Anonymous公司的印章。


 


Stamp Anonymous是美國許多印章藝術家鍾愛的印章公司,他們的風格對於國內朋友來說恐怕有點詭異,可是自己卻愛的不得了。還記得是200311月吧,自己頭一次去參觀在加州Carson市舉行的印章大會,走進入口右手邊的第一個房間,一眼就被一位現場示範的老師作品所吸引,Julie Stowe, 如果沒記錯的話。只見她熟練的拿起印章看似隨意的在紙上蓋上黑色StazOn,接著,拿起海綿沾取印台上色,黃、紅、藍,”It’s all I need!”她說,在她手下呈現出來的是瑰麗大膽無比的顏色,再看她所用的圖案:女子臉孔、pointing finger、囚犯號碼、剝落的棋盤圖案,怪異到了極點,可是超有味道的,當場一見鍾情,從此無法自拔。


 


可能是由於Julie的風格讓我印象太深,只要我一拿起Anonymous的印章就會不自覺使用她的三原色理論,這張卡片上所用的這顆章很有趣,我是衝著那位慵懶的貴婦而買的。這位法國貴婦手叉著腰,一付張口就要嘲弄人似的,當時我就想,如果用來搭配一些毒舌字句做卡片給姊妹淘,一定很有美式黑色幽默的效果,哈,果然。


 


一般做生日卡,大多是熱鬧浪漫可愛溫馨,可是這次我想跟朋友調皮一下,原本的計畫是這個圖加上這個也是一直很想找機會送出去的句子:”Congratulation! Another year another wrinkle!”,後來一方面是版面排不下,另一方面也是怕會被追殺,還是換了一個比較有哲理的句子,也還配得過。


 


做完還有點意猶未盡,嗯,下次是該誰來讓我毒舌一下呢?




 



2006年4月21日 星期五

蜜汁烤肋排



天氣漸漸炎熱了,加州少雨,每年這時,家家戶戶的後院就會開始飄出陣陣烤肉香,於是自己便知道,夏天的腳步近了。


 


美式BBQ,除了在後院吃,也可以在餐廳內風雨無阻的享用,最有名的當然是烤肋排,幾乎各家都有獨門配方,每年還要共聚一堂來個肋排大賽。


我從在台灣的時候就很喜歡烤肋排這道美式料理,那時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到Friday去點一客炭烤肋排加墨西哥黑豆飯。來了美國,這樣的好日子當然是不太可能有,於是乎便開始尋找各方食譜來實驗。有先水煮再烤的、有直接刷醬料的、也有先塗醃料再風乾後再烤、……反正林林總總不下十多個配方。


 


美式BBQ醬我嫌太甜膩,直接塗醃料炭烤則很難達到外焦內嫩的標準,幾經尋覓之後,終於讓我找到一種又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從頭到尾唯一需要清洗的只有一只烤架,棒吧?快往下看!


 


材料:


豬肋排(pork back-rib or spare rib)      7-8 Lbs.


李錦記叉燒醬(台灣叫蜜汁烤肉醬)   1(14oz.)


醬油                                                      3大匙


                                                          3大匙


檸檬(Lime or Lemon都可)                  1


大蒜粉                                                  少許


芫荽                                                      少許(也可不用)


 


 


做法


1.取一個深一點的烤盤(like Roasting pan),鋪上錫箔紙。視烤盤大小將肋排分成數大片,每片用叉子或牛排刀扎一扎。


2.取一半量的叉燒醬淋在肋排上,用手好好替它們一下。*


3.將肋排肉多的一面朝下排好,剩下的叉燒醬用3大匙醬油及3大匙的水調成膏狀,倒入烤盤中。把肋排和醃醬稍稍混合一下,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冷藏,大約需醃整整24小時。*


4.烤箱預熱450F


5.把醃好的肋排拿出來。取一大張錫箔紙,將一片肋排放在上半部,把錫箔紙對折,再將三個開口中的兩個向內折三次,作成一個口袋。


6.從剩下的那個開口中倒入1/2杯的水,然後把最後這個開口也內折三次封好。


7.把作好的肋排包排放在乾淨的烤盤上,入烤箱烘烤1個小時。


8.1小時到了,小心將錫箔紙撕開,把肋排取出放在烤架上,下面墊上鋪好錫箔紙的烤盤。


9.等肋排梢涼一些,將檸檬切對半,擠汁均勻淋在肋排上,再略等它乾,灑上厚厚一層大蒜粉。


10.放入烤箱中,只用 Broil(上火)15分鐘。


11.將芫荽切碎灑在烤好的肋排上,即可裝盤上桌了。


 


*1.叉燒醬很稠,當你用手揉搓肋排時會發現醬有點化了的感覺,肉也比較容易入味。


*2.水和醬油的量需視肋排大小和個人口味調整,醃的時間也和肋排大小有關。肉厚的甚至需要到2整天,檢視醃好的肋排是否成紅艷的顏色可以判斷已經入味與否


*3.做這道菜最好還是用大點的烤箱,上火離肋排有點距離才不會容易焦,如果有瓦斯烤箱是最好的囉!


義大利青醬美味的秘密



第一次嚐到義大利青醬Pesto,是在99年夏天,大學好友喵喵的波士頓公寓裡。

那年她和相戀多年的美國男友正準備結婚,我提著一座沉重的琉璃工坊作品「雲淡風輕」,千里迢迢的到美國為她祝賀,而比起我們10多年的情誼來說,那個重與遠實在是算不得什麼的。

波士頓最有名的除了歷史之外,當屬柔嫩多汁的大西洋龍蝦。這種龍蝦體型小,可是肉質豐腴、鮮嫩多汁,處理的方法也很簡單:直接進蒸籠蒸好,淋點檸檬汁或沾熱奶油吃就很美味了。一天晚上,在參觀完幾個波士頓歷史景點之後,我們信步走到一家超市前,喵喵提議今晚買隻龍蝦當晚餐,她再做道義大利青醬麵和沙拉,我一定會喜歡。

果然,先看到廚師蒸好的那幾尾紅通通、熱騰騰的龍蝦就已令人口水直流了,更何況回到公寓後,一邊處理Basil葉,一邊磨碎Parmesan cheese時,陣陣撲鼻而來的清香與乳香更是令我招架不住,快快嚐了一口碧綠色的醬汁,似九層塔卻又更加柔和雋永的香氣和著Parmesan cheese濃烈的氣味在味蕾間散開來,間或雜著大蒜、胡椒的輕微辣味,啊!一見鍾情!

仔細一問食譜,作青醬的材料和步驟都非常簡單,不過喵喵諄諄告誡我,做青醬最重要的兩樣材料:羅勃葉Basil Parmesan cheese,絕對無法用其他材料像九層塔取代,其中,cheese 的品質尤其攸關成敗,簡而言之,氣味越濃越臭的越好。可是自己到了美國之後試作過幾回,Basil是農夫市場買回的新鮮葉子,cheese也是在超市專門部門買的,可是無論怎麼試卻總沒有當初那盤青醬麵可口。

有一天,又想起許久沒嚐的青醬,於是到了家附近唯一有賣成把的新鮮BasilWhole Foods超市,拿了Basil之後,順便就繞到cheese部門看看他們有沒有Parmesan,經過和小姐的一番討論之後,我選了一塊Parmesan cheese”磚”。

說它是磚,是因為形狀就像從一大塊cheese上敲下來的一部分,邊邊還有像電報一樣的不明碼。結果呀!這塊磚作出了比當年那盤青醬麵還滋味濃郁的好東西,果然cheese攸關成敗!

前陣子收到台灣寄來的「歐陸傳奇食材」一書,看完才知道,原來真正的Parmesan cheese是指義大利帕瑪省(Parma,當地產的帕瑪生火腿世界馳名)附近地區所產的Parmigiano- Reggiano,因為是法定產區乳酪,因此品管嚴格,所有乳酪的表皮上都會印滿Parmigiano-Reggiano字樣,以及製造年月與乳酪場編號,黑壓壓的數十排,即使是切下來的一小塊都看得到那些黑色字碼,一般在超市所看到的真空塑膠袋裝的或是粉狀的Parmesan其實是工業化生產的Grana,兩者品質不可同日而語。這下我才知道,那天誤打誤撞,居然買到真品啦!難怪滋味不同。

好了,不囉唆,來看做法:

義大利青醬

材料:
新鮮Basil 1 大把
Parmesan cheese 1
(3~4 oz.)
特極處女橄欖油

(Extra Virgin Olive oil)
1+1/3
大蒜,去皮 34
鹽、現磨黑胡椒 適量

做法:
1.
Basil葉片摘下,切去較粗的中心葉脈。(若嫌麻煩,不去除也可,只是會略有澀味,不過不明顯。)
2.
Basil葉、大蒜、1/2杯磨碎的Parmesan cheese、以及少許鹽、現磨黑胡椒,放入食物處理機中,倒入些許橄欖油(1/3)

3.
先按pulse鍵數次,再持續攪打至smooth,期間將剩下的橄欖油及cheese分次徐徐加入。
4.
最後再以鹽及黑胡椒調味即可。

Peggy
的話:
1.cheese
和橄欖油的比例要注意,稀一點較容易拌麵,但油太多味道又不夠,所以cheese和油都要分次慢慢加,還有黑胡椒也是,少了沒味,多了喧賓奪主,上面寫的量其實只是個參考,請根據您自己的口味以及買到的Basil的量,掌握加一加,嚐一嚐的要訣就可以了。

2.
有些食譜會加松子,多一點堅果的香氣,但也帶來一點油膩感,因此我試過一次之後就不用了,如果各位喜歡,也可自行添加,約1/4~1/2杯就很夠了。

3.
多餘的醬汁可以凍起來,下次要用時放室溫解凍即可。不建議放冷藏,除非隔天就會用完。也不可微波解凍,否則你會得到一坨化不開的起司膠!

4.
這個醬汁除了拌麵,也可以塗在法國麵包上吃,或作成開胃前菜,蠻好用的!
拌麵時,切記不要一次加太多,最好一匙一匙慢慢加,拌好再分裝到個人盤裡。青醬氣味濃郁,Parmesan cheese 得來不易,都值得小心對待。

5.
如果作了還是不好吃,上面講了那麼多,您應該知道問題在那兒了吧?
檢查你的cheese有沒有密碼!



後記:


回到台灣之後,自己又做過幾次,感謝這幾年國內美食風氣的興盛,外國食材的取得較過去方便許多,我在微風廣場找到了新鮮的Basil葉,一種叫Sweet Basil,一種則就叫九層塔(但是淺綠色的),叫九層塔的比較像在美國買的,葉大且便宜;Sweet Basil則較小且貴。最先我買的是sweet basil,做起來滋味和美國時相差不多,最近一次因為量大,用了綠梗的九層塔,感覺味道不夠濃厚,對於上次來做客的家族朋友們實在很抱歉,下次可能還是得買Sweet Basil才行。


 



2006年4月16日 星期日

紅燒豬腳



    每次,當一群姐妹淘聚在一起感嘆自己的台勞生活、數落自家老公的孺子不受教之餘,只要有那麼個人來一句:「哎!真不知 Judy是怎麼辦到的?」然後大家就只好摸摸鼻子,換個話題去也。


 


    的確,Judy是我們這群姊妹淘裡出了名的無敵女金鋼。可別誤會了,以為她是超級剽悍女強人。恰恰相反,Judy能幹有之,卻一副文文弱弱的身子。她之所以得此封號,主要是因為從沒見過一個媽這麼想不開,在台灣時自己工作家事孩子一肩挑不算,末了還帶著一雙兒女漂洋過海來唸P.H.D.,連她老公都看得搖頭。


 


    平時Judy的功課已經很重了,還要想著買菜做菜、孩子的活動、生日會、銀行郵局一大堆有的沒的瑣瑣碎碎的事,可是她那腦袋裡鐵定有顆硬碟,不然為什麼孩子該上的課一堂也沒錯過,該辦該參加的活動一件也沒錯過(還更多更精采!),該買該交代該算的帳一件也沒落過,最糟糕的,不論什麼時候我去她家,早上8點、下午4點、晚上9點、星期日、星期中、旅行剛回來或是明天要上飛機,她們家永遠沒一件東西亂擺,沒一個髒碟子沒洗,沒一個客人不是吃撐了走出她的大門的!唉!世上就是有這種人!!


 


    好啦!我承認有好幾次從她家回來後,我就死命的刷廚房刷浴室,吼老公小孩收房間,害我不得不跟她抱怨:「去妳家作一天客回來要癱一個禮拜!」抱怨歸抱怨,還是很喜歡去,因為我們的無敵女金剛做什麼菜都好好吃喔!


 


    別的我沒學到,Judy好吃的紅燒豬腳倒是問到秘訣了,我加上自己的配方,雖然做出來沒人家顏色漂亮,不過還是好吃,寫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


 


材料:


豬腳8


薑片 4大片


蒜頭 數顆


蔥白 1


芫荽 1


八角 67


調味料:酒、醬油、醬油膏、冰糖、蠔油


 


做法:


1.把豬腳洗淨,用少許醬油略醃一下。


2.起油鍋,將豬腳煎至兩面略為焦黃(此舉有上色的功能)


3.放點油在快鍋或湯鍋,加熱爆香蔥白、薑、蒜、八角等,再將煎過的豬腳放入,加水入鍋至淹過豬腳,倒入至少1/2杯的米酒。


4.依個人口味用醬油、醬油膏、及蠔油調味,最後放入冰糖(醬油膏已有甜度,冰糖量不用太多,約指甲大小1-2)。煮開後轉小火,燉煮至豬腳爛熟。(快鍋約30分鐘。)


5. 芫荽洗淨,待豬腳煮好後,將芫荽整把放入鍋中浸約5分鐘即可。


 


    Judy的豬腳因為各種醬油都放,所以味道非常甘甜,和只加醬油及糖的配方不同,尤其那把芫荽是重點,少了它就不是Judy的紅燒豬腳了。


 


    不過千萬記得,剩下的豬腳要放入冰箱前,得先把芫荽撈起丟掉,不然,萬一隔天你的豬腳看起來像萬聖節的巫婆湯時,可別怪Peggy沒先警告你喔!